培养目标
依托翻译硕士点与省级重点实验室,培养精通英语教育/翻译核心技能,具备跨文化数字传播能力的创新型语言服务人才。毕业生可从事英语教学、对外交流、翻译及管理工作。
专业特色
1.学科交叉,AI赋能语言服务。采用“英语+教育/翻译”模式,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,开设“人工智能+翻译技术”“人工智能+现代教育技术应用”等前沿课程;联合国内顶尖语言服务企业合作开展机器翻译、智能教学系统研究等交叉学科实践教学。
2.分方向精准培养,对接行业需求。聚焦教育、翻译两大领域实施分方向培养,精准匹配职业路径。教育方向构建三阶进阶教学体系(理论观摩-模拟实训-实战实习);翻译方向打造全流程实战平台(译前准备-翻译执行-译后审校),深度融合行业标准。
3.产教融合,双轨并进。构建“职前实训与岗位实战衔接、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融合”的实践体系。依托55家校企合作基地,实现从认知实践、带薪顶岗实习到毕业实习的全周期行业标准贯穿,确保能力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。
4.本土文化传承与国际视野。通过陕西作家作品外译、非遗文化翻译等特色项目,强化学生英语传播本土文化的能力;与海外高校共建跨文化交流平台,培养兼具文化自信与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。
主干课程
综合英语、英语视听说、英语口语、英语写作、英汉/汉英笔译、跨文化交际、“人工智能+”翻译技术、中国文化概要、“人工智能+”现代教育技术应用、教育心理学、英语教学法、翻译概论、机器翻译与译后编辑、翻译数据与编程基础。
主要实践环节
基础实践:企业认知实习(中小学、教育机构、语言服务企业)
专业实训:微格教学/翻译工作坊(Trados、YiCAT等工具的使用及本地化翻译、科技翻译等真实项目实战)
综合实战:3-6个月带薪实习(55家校企基地)
科学研究:参与重点实验室文化外译、交流与传播项目研究。
就业去向
教育领域:国内外中小学、教育机构英语教师或教育管理岗位。
翻译行业:政府及企事业单位涉外部门,跨国公司、翻译机构、外贸企业的笔译/口译、译后编辑、对外交流与管理岗位。
文化领域:国际出版社、文化传播企业。
升学深造:攻读国内外MTI、学科教学、语言文学等专业硕士/博士学位。
证书支持:中小学教师资格证(通过率95%以上)、翻译资格证等。
优势推荐
1.精英师资团队。高级职称教师占比60%,50%以上教师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,全体教师均毕业于国内外顶尖高校。由著名翻译家胡宗锋教授(陕西省翻译协会主席)、汪顺玉教授(中国语言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)领衔教学。
2.本硕贯通培养。作为西北地区唯一具有翻译专业硕士(MTI)招生资格的民办高校,与本科教育共享优质师资、实验室、语料库资源及行业导师库。
3.省部级科研平台支撑。建有陕西文化翻译研究院、文学翻译与数字人文陕西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(省级重点),拥有2门省级一流课程、1门省级课程思政精品课及教学团队。近三年获批31项科研项目,产出53项研究成果,科研反哺教学成效显著。
4.校企合作网络完善。与传神语联网(亚洲语言服务企业前三)、中译语通(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子公司)、译国译民、学而思、斑马智学、西京小学等55家知名语言服务企业、教育机构、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,提供全流程实践教学与就业保障。